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00多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從增設個人信息保護條款,到加大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民法典適應數字時代發展態勢,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
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里程碑,民法典的出臺讓民事權利體系更加完備,大家的財產權等各項權利都能得到更好保護。
合同是民事、商事活動領域中的基本法律行為形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橐黾彝リP系和諧與否,一頭連著家庭的幸福感,一頭連著社會的安定團結。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翻開民法典,從社會交往到經濟活動,從交通事故到醫療糾紛,從現實損害到網絡侵權,這些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都能找到答案。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校園體育對于青少年健康,強健我中華民族未來整體體質,有重要作用。
光明網聯合西南政法大學推出的第三場“民法典”系列直播。在這場直播中,黃家鎮具體歸納為了兩套體系、三個層面、四大機關、“十八般兵器”。
6月19日,省政府舉行法治專題學習講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2879票贊成、2票反對、5票棄權,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熱烈的掌聲,在萬人大禮堂久久回蕩。
4日是我國第五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現行憲法第五次修改后的首個國家憲法日。
6日,省委書記于偉國主持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