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后,許多貧窮落后的山區農民為改變命運,紛紛到沿海城市打工賺錢維持生計。但現在隨著國家各項扶持政策出臺和美麗鄉村建設,互聯網的發展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讓很多人從家鄉現代農業中看到了希望和機遇,紛紛回鄉務農。隨著農村互聯網的普及,彌補了山區農民低文化水平的短板,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掌握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術,做好農業生產也比過去更加容易,從而走出貧困,發家致富?!盎ヂ摼W+”催生了農村新業態。
更多農民可以通過耕種走出貧困
2017年12月21日的《經濟參考》刊登了一則消息稱,在中國的網絡直播熱潮中,河北省樂亭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一位已經43歲且只有小學文化的普通女農民孫曉云,正套用著經典的開場白進行網絡直播。她開通直播已經有一年多了。她常常在自家果蔬大棚中進行直播如何種植果蔬?,F在她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擁有5000多粉絲。
河北省樂亭縣被稱為“燕東天府”、“冀東糧倉”,孫曉云和她丈夫就是樂亭縣樂亭鎮韓坨村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樂亭的蔬果產業飛速發展,僅蔬菜的年產值就高達31億元。孫曉云和丈夫是村里的種植大戶,承包經營著8座各類蔬菜大棚。兩口子現在的純收入將近10萬元,比過去翻了多倍。
報道稱,改革開放后,樂亭的現代農業因為農業科技和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在農村的普及而得到快速的發展。孫曉云的頭腦靈活,從中抓住了自己的機遇。她大膽貸款建城堡村里的溫室大棚,還獨自一人自費參加菜博會,學習種植技術,引進新品種蔬菜。
孫曉云為了學習種植新技術、掌握市場信息而注冊了個人直播平臺,經常和粉絲還有農民朋友們通過直播進行互動,交流分享種植技術,尋找生意機會,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類似這樣的案例并不少。同樣是韓坨村的農民陳新亮,年僅40歲的他經營著年產值在2億元以上的大棚種植基地,同時他還在積極地開發電商,要把生意做大做強。
據悉,現在,韓坨村已經完成從一個不大的傳統村莊到占地300多畝、規劃近千畝的大型現代農業園的轉型。在北方,冬天是農閑的季節,而在韓坨村,因為溫室生產,冬季反而顯得更加忙碌。這一切都得益于樂亭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樂亭縣當地農民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2017年“雙十一”期間全縣的交易額將近600萬元,同時其中農村淘寶就有120家,實現了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更讓樂亭人高興的是,他們生產的多種綠色農產品已經成功打入歐美、俄羅斯和日韓等海外市場。
中國目前是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正從新興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孫曉云認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將會有更多農民可以通過耕種走出貧困,發家致富。
互聯網給農村帶來新變化
互聯的普及給中國廣大農村帶來了新的變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農民可以開淘寶店了。
農民可以網上買東西了,買化肥了,方便了農民;農民可以網上交一些費用了;農民可以擴大知識面了,普及了各種知識,提高農民教育水平;農民可以通過網絡在政治和法律上有所學習了。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未來的新農村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決不會僅僅是城市生活場景的簡單復制。據光明網報道,夜色降臨,贛皖交界、大山深處的婺源縣水嵐村頭信安盟“興農易站”前蹭網的人多了起來,這些最遠要穿過大半個村莊才能趕來的人,是江西省婺源縣里這個小村莊的手機網民。在“興農易站”里,有免費開放的WIFI。為了分享免費WIFI而穿越大半個村莊,這是農村的現實。
[責任編輯:福建臺辦張寧]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主辦單位: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中國臺灣網
地址:福州市華林路80號 郵政編碼: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